神经调控医生联盟
当前位置:
 Neuromodulation Doctors Union

骶神经调控VS骶神经前根刺激术
来源: | 作者:神经调控医生联盟 | 发布时间: 2023-12-20 | 696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各地多家医院陆续开展骶神经调控手术,骶神经调控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且认同。但对于一些刚接触骶神经调控疗法的朋友,还会有许多疑惑,常见的就有不同疗法间的差别。今天,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骶神经调控和骶神经前根刺激术两种疗法的区别。




骶神经调控骶神经前根刺激术
疗法介绍骶神经调控术是利用介入手段将低频电脉冲连续施加于特定骶神经,以此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调节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并调节膀胱、尿道/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等骶神经支配靶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神经调节技术。骶神经前根刺激术是通过电刺激骶神经前根诱发膀胱收缩,同时诱发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收缩,利用尿道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达到排尿的一种排尿功能重建技术,属于“刺激后排尿”模式,需联合骶神经后根截断术共同进行
示意图
相同点都是基于排尿反射的神经反射弧,通过电刺激控制排尿、排便的骶神经发挥作用。
不同点
术前

适应症患者:

膀胱过度活动症(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非梗阻性尿潴留、大便失禁、慢性便秘、间质性膀胱炎、慢性盆腔痛

神经源性膀胱

不完全脊髓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炎、脊髓栓系、骶骨发育不全、盆腔术后等)

适应症患者:

神经源性膀胱

(圆锥以上(基本在腰椎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引起的痉挛性膀胱;

骶髓-盆腔副交感传出通路完整;膀胱纤维化不明显,具有较好的收缩功能)

原理
手术

手术操作:

1.经皮穿刺,介入治疗

2.分期植入

3.一般为单一骶神经刺激(临床常用骶3

4.电极放置:电极置入骶孔,贴骶神经放置

5.刺激器放置:埋置于上臀部位置,刺激器为刺激电池

6.创伤可逆,疗效不佳可移除

手术操作:

1.开放式手术

2.需先分离骶神经前根和骶神经后根,并进行骶神经去传入术

3.一期植入

4.骶2-4/5均需要刺激

5.电极放置:电极包绕于骶神经前根

6.刺激器放置:埋置于前腹部,刺激器为电磁波接受线圈

7.创伤不可逆,骶神经后根切断后不可恢复
术后

患者使用:

1.参数:多参数调控,需多次调控

2.疗效稳定时无需操作

3.患者控制器非必须,但有更佳

4.体内刺激器自发电,电池需更换

5.疗法可间断使用

患者使用:

1.参数:傻瓜按键控制

2.每次排尿、排便都需要操作

3.患者必须额外配置患者控制器

4.磁转电,体内无电池,需体外控制器发射电磁波

5.疗法必须连续使用
总结

骶神经调控是一种神经调控疗法。

骶神经前根刺激是一种动力系统重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