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医生联盟
当前位置:
 Neuromodulation Doctors Union

政策法规
新华神外:骶神经调节术教程(2)——膀胱的神经支配
来源: | 作者:转载自 深容Pubmed文献检索 公众号 | 发布时间: 2023-09-05 | 379 次浏览 | 分享到:
骶神经调节术

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通过脉冲刺激进而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调节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并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等骶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而膀胱主要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支配,以下将介绍膀胱的神经支配及反射。 



一、膀胱的感觉传入

1.       经交感神经纤维径路:膀胱→盆丛→腹下丛→腰内脏神经→L1-L2脊髓后联合核       这一传导径路主要传导来自膀胱体的痛觉


2.       经副交感神经纤维径路:膀胱→盆丛→腹下丛→盆内脏神经→S2-S4脊髓后联合核   这一传导径路主要传导自膀胱牵张感觉及膀胱颈痛觉


二、膀胱的运动支配及机能

1.       交感神经支配

节前纤维:起源自L1-L3脊髓侧角      径路:前根→白交通支→交感干→腰内脏神经→肠系膜下丛、腹下丛、盆丛   节后纤维:起源自肠系膜下丛、腹下丛、盆从的节后神经元        径路:经膀胱丛至膀胱

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血管收缩、尿道括约肌收缩(尿道内口关闭),对逼尿肌无作用,主要起憋尿的作用。


2.       副交感神经支配

节前纤维:起源自S2-S4 脊髓骶副交感核             径路:S2-S4 脊神经→盆内脏神经→盆丛→膀胱丛                    节后纤维:起源自膀胱丛、膀胱壁内节后神经元                        径路:至膀胱肌

副交感神经兴奋使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主要起排尿的作用。


3.       躯体神经支配

起源自S2-S4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径路:脊髓前根→骶丛→阴部神经→尿道外括约肌

尿道外括约肌是横纹肌,由躯体神经支配,主要起着意志性憋尿的作用。


*膀胱的紧张度和小的节律性收缩是膀胱的内在特性,其不依赖神经控制。


三、排尿反射

径路:膀胱→感觉传入→骶髓后联合核→骶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盆神经→膀胱、直肠壁神经丛→平滑肌收缩、括约肌放松→排尿

排尿反射的过程中有躯体反射的神经通路参与,因为尿道外括约肌是躯体神经支配,而膈肌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可有助于排尿。排尿反射在脑干亦有相应的中枢参与调节,一般是抑制性的。

(图片来源:Netter's Atlas of Human Anatomy 7th Edition  新华神外腰骶神经中心 沈霖译)


(图片来源:Netter's Atlas of Human Anatomy 7th Edition  新华神外腰骶神经中心 沈霖译)


SNM对于膀胱的作用机制

1. 膀胱过度活动症:通过刺激骶神经的躯体传入成分抑制膀胱传入活动,阻断异常感觉向脊髓和大脑的传递;抑制中间神经元向脑桥排尿中枢的感觉传递;直接抑制传出通路上的骶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还能抑制膀胱-尿道反射,关闭膀胱颈口;这种机制阻止了非随意排尿(反射排尿),但不抑制随意排尿。


2. 非梗阻性尿潴留:调节盆底肌功能,使盆底肌松弛,启动排尿;同时抑制过强的保护性反射,关闭尿道的兴奋作用,促进膀胱排空。


3. 神经源性膀胱:通过阴部神经传入来抑制膀胱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盆神经向膀胱的传出;能激活脊髓中协调膀胱和括约肌功能的中间神经元,排空膀胱;能抑制由C纤维传导通路介导的膀胱过度反射。


4. 间质性膀胱炎/盆底疼痛综合征:减少盆底肌过度活动,减轻症状;使表皮生长因子和抗增殖因子的水平恢复正常;阻断非正常的C纤维活动,抑制脊髓和脊髓上的异常排尿反射。

图片


本文作者:

郑学胜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沈霖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