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推荐意见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POAB)定义为儿童尿急尿频伴或不伴有尿失禁,常伴夜间多尿/遗尿,排除尿路感染和明确的原发疾病。如果有明确的原发病则诊断为继发性OAB。
POAB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膀胱功能异常、尿道不稳定(URI)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膀胱感觉过度敏感、盆底肌功能异常等异常有关,还可能继发于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遗传性疾病,应注意甄别原发疾病。
POAB主要诊断依据为病史和尿急尿频症状。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应作为诊断常规检查。排尿日记可以提供客观依据。难治性/顽固性OAB应做腰骶部正位X线平片检查、MRI检查以排除神经源性因素。
对所有怀疑POAB的患儿均需进行自由尿流率(UFM)和超声残余尿(PVR)测定。顽固性 OAB 建议做膀胱压力容积(CMG)/压力-流率测定(PFS)或影像尿动力学检查(VUDS)以甄别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和DSD。疑难病例推荐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怀疑URI 者需做同步膀胱尿道测压。
诊断POAB前常规超声检查膀胱形态和PVR并测量膀胱壁厚度。
治疗POAB的M受体阻滞剂首选奥昔布宁或消旋山莨菪碱,12岁以上儿童可以酌情联合应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
对于行为和药物治疗无效的POAB患者,可以考虑SNM、PTNS或A型肉毒素膀胱壁注射。
专家共识原文:


图1 膀胱过度活动症各症状的相互关系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21(40).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529-01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