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为特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考虑到人口老龄化,这种疾病将更加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目前可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抗胆碱能药物,总体的疗效和副作用相近,尽管这些药物有明显的疗效,但大量患者停药事件表明,药物治疗患者满意度较低。
近年来,神经调控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治疗方式,过去5年里已发表了多项关于神经调控改善膀胱功能的研究。骶神经根刺激是首个经FDA批准的应用于膀胱领域的神经调节疗法。最近,刺激骶神经末梢分支的设备——经皮胫神经刺激(PTNS)也开始进行临床测试,通过阴部神经和骨盆神经的其它分支刺激骶神经的途径也在研究中。
控制排尿的神经环路,图源网络侵删
下尿路的储尿和排尿反射非常复杂,特别考虑到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影响。神经调节不仅可以改善急迫性尿失禁,还对特发性尿潴留有治疗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减缓盆腔疼痛,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总的来说,研究提示神经调节可以作用于反射的传入途径。
新的医疗技术需要考虑到其适应症、疗效及长期疗效、治疗成本,及侵袭性,并与之前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神经调控应用最广的适应症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考虑到骶神经调节的成本和侵袭性,更推荐一线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限制入量和规律排泄等行为疗法)失败的患者应用,作为二线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神经调控不仅适用于OAB,对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小儿排尿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及与间质性膀胱炎相关的盆腔疼痛都有良好的疗效。有3例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已成功应用骶神经调节治疗,且患者尿频和盆腔疼痛均有改善。
骶神经调控模式图,图源网络侵删
有报道称,在部分患者中,骶神经调控表现出长期治疗效果。但骶神经调控有较高的设备修正率。神经调控仅能起到改善作用仍不能根治疾病,所以患者多选择多种疗法联合治疗。患者虽有改善但仍不能彻底治愈。最近Cochrane的一篇关于骶神经调节的综述强调了这种治疗需要大量附加手术,并对文献结果报道的方式让数据难以统计分析提出了批评。与其他新疗法相比,骶神经调节适应症应扩大到何种程度以及何时应采用治疗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尽管PTNS的效果不如骶神经调控的疗效理想,但PTNS有副作用小、成本低和好上手操作的优点。在OrBIT(OAB创新疗法)研究中,发现PTNS和抗胆碱能药物疗效相当。一项队列研究的扩展研究发现,低强度刺激有效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PTNS副作用最小,因此有可能成为抗胆碱能药物的替代品。临床发现,骶神经根刺激停止后,患者有可能会回到基线水平,所以尽管神经调控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可能仍需要PTNS维持长期疗效。而长期维持PTNS的治疗可能有较高的成本。目前神经调控的适应症人群和作用维持时间仍待研究。因此,对应用神经调控疗法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极为重要。已经有些关于神经调控长期治疗的文献发表,认可其长期治疗作用。鉴于对医疗成本的日益关注,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替代疗法的成本效益比较将影响着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随着对神经调控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设备的更新进步,将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降低成本、寻找到更适合的适应症人群。
原文献:Mayer R. Neuromodulation--who, what, when, where and why?. J Urol.2010;183(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