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医生联盟
当前位置:
 Neuromodulation Doctors Union

政策法规
文献分享|经皮电神经刺激脚底对围手术期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来源: | 作者:张婵娟,张秀琳,孙文东,等 | 发布时间: 2025-01-02 | 177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献速览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脚底对围手术期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方法:将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或膀胱疾病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技术上增加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治疗后)对2患者进行疼痛程度(VAS)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分分别为(1.38±0.21)分,(0.08±0.08)次,(2.15±0.5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电神经刺激足底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膀胱或前列腺围手术期的膀胱痉挛症状。

图片



膀胱痉挛是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膀胱痉挛是指膀胱区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并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间歇性腹痛、会阴痛等,常伴有膀胱内压升高、导尿管周围尿液外溢及冲洗不畅的表现。其症状为阵发性,发作间隔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次持续时间30s以上。

针对良性前列腺及膀胱肿物切除术后出现的膀胱痉挛症状,现阶段临床常用的预防方法主要有:①常规术前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缓解术前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②减慢膀胱冲洗的速度并保持冲洗液的温度在20℃~30℃;③术后留置超滑三腔气囊导尿管,并尽量避免移动牵拉导管;④保持膀胱冲洗液冲洗通畅;⑤应用药物缓解膀胱痉挛症状。本课题组发现,即使采用上述预防措施,仍常见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痛的。有研究证实,静脉应用间苯三酚可有效预防痉挛疼痛,也有膀胱内应用药物抑制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报道及口服药物用于前列腺术后解痉的报道。但药物的应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

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利用表面电极刺激和兴奋相应的神经或肌肉,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一种简便、无创性的手段。在国外已作为一种有效的缓解疼痛特别是手术后疼痛的方法。有研究发现,经皮电神经刺激脚底部胫神经分布区可使人的膀胱容量增大50%以上;另有研究提示,经皮电神经刺激可有效舒张膀胱逼尿肌。因而本课题组推测TENS有可能降低或消除膀胱痉挛的发生。本研究以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了经皮电神经刺激脚底对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期探索一种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的无创、易操作的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①术前经泌尿系B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直检、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或膀胱镜等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疾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以下情况:①尿常规检查存在下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感染;②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或合并其他类型的尿失禁或有神经源性膀胱病史;③不能完成系统的经皮电神经刺激者;④安装心脏起搏器及对电刺激不能适应者。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疾病术后且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60例,均为男性,其中前列腺增生手术36例(60%),膀胱疾病手术24例(40%);年龄54~79岁,平均(64.5±12.3)岁。将所有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教育、术前术后饮食指导、术后卧位、术后留置管道的放置及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等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技术上增加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方法:为避免麻醉效应对电刺激效果的影响,术后12h~24h再开始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将2个皮肤表面电极(LG MedSupply,美国产)按图1所示的方法固定在足底。7.5cm×3.5cm大的阴极贴在脚前掌处,3.0cm×3.0cm的阳极贴在足弓与足踝之间。电极连接电刺激发生器上(LG TEC Eliet LGMedSupply,美国产)。选择频率为5Hz,波宽为0.2ms的方形波刺激。首先确定刺激的强度阈值,将强度逐渐增加到引起脚趾抖动的刺激强度为阈值,根据患者耐受限,以2~6倍于阈值的电流强度(35mA~105mA)作为刺激强度,连续刺激60min。

二、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治疗后)对2患者进行疼痛程度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定。

1.疼痛程度评估:采用目测类比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用中华医学会监制的VAS卡,卡上印有10cm长线段,线段上有可移动游标,线段两边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最剧烈疼痛(10分),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移动游标至相应位置并计分。

2.膀胱痉挛程度评定:记录患者的膀胱痉挛次数,并根据痉挛发生的次数、痉挛痛的程度、尿意、尿失禁的程度和导尿管周围尿液外溢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膀胱痉挛程度评分。详见表2。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图片±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的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经皮电神经刺激的实验组患者治疗3d后,其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程度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皮电神经刺激脚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疾病术后膀胱痉挛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经皮电神经刺激兴奋感觉神经后促进了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既抑制了疼痛的传导,又抑制了膀胱的不稳定收缩活动有关。国外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一定刺激参数(5Hz)的电刺激作用于胫神经或阴部神经时,可促进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阿片肽和γ氨基丁酸的释放,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3的激活也可能参与了上述抑制过程,脊髓和脑内阿片肽和γ氨基丁酸是被公认的抑制疼痛信号传导的神经递质,电刺激引起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可降低痛觉在脊髓和脑内的传导,从而抑制痛觉的感受,而电刺激导致的脊髓和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已被证实可以抑制膀胱的不稳定收缩,因此本课题组推测,膀胱痉挛的减轻也与这些抑制性递质抑制术后膀胱不稳定收缩有关。

目前,国内外鲜见评估膀胱痉挛程度的统一标准,多以痉挛次数和(或)疼痛程度VAS评分为评估标准。在本研究中除了进行痉挛次数的记录和疼痛程度VAS评分外,考虑到膀胱痉挛时还伴有尿意、尿失禁和导管周围渗漏等情况,因此本课题组将上述五个指标均纳入膀胱痉挛程度评分,结果发现,该量表可较好地评价膀胱痉挛的程度。综上所述,经皮电神经刺激足底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膀胱痉挛,鉴于该方法的无创性及易操作性,可作为一种新的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的方法。

文献来源:张婵娟,张秀琳,孙文东,等. 经皮电神经刺激脚底对围手术期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01):64-66.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7.01.017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平台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