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使用植入式脉冲发生器进行骶神经调节在儿童中不是一种既定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已被描述用于功能障碍消除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膀胱。我们报告了这种方法在儿童中的2种新适应症,即膀胱过度活动症和Fowler综合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描述有利于该方法获得良好结局的因素,改善未来儿童骶神经调节治疗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共研究了18名9至17岁的儿童。平均±SD随访时间为28.8±43.8个月。在患者中,16例接受了S3骶神经调节,7例接受了阴部神经刺激(5例因骶神经调节不佳转为阴部神经刺激,2例直接接受阴部神经刺激)。
结果:18例患者中有9例(50%)达到症状完全缓解,5例(28%)达到部分缓解。在出现尿失禁的患者中,每周尿失禁发作次数的平均±SD从23.2±12.4显著改善至1.3±2.63(p <0.05)。在需要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中,每日导尿频率的平均±SD从5.2±1.6显著降低到2.0±1.9(p <0.05)。在研究结束时,15名患者中有6名(40%)完全缓解,5名(33%)部分缓解,而4名植入式脉冲发生器装置(27%)因失败而被移除。
结论:骶神经调节在儿科人群中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短期(78%完全或部分缓解)和令人满意的长期结果(73%)。骶神经调节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功能障碍消除综合征和Fowler综合征有较好的效果。阴部神经刺激是一种可行的挽救性治疗,在不能行S3植入或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很有用。
1997年,美国FDA批准使用植入式脉冲发生器进行骶神经调节(SNM),用于成人。然而,由于缺乏该疗法在18岁以下患者中使用的证据支持,该方法尚未成为儿童的既定治疗方法。骶神经调节先前已有研究用于治疗功能障碍消除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膀胱。我们研究了使用骶神经调节治疗功能障碍消除综合征(DES)和神经源性膀胱,以及2种以前未被报道过的儿童适应症,即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Fowler综合征。
在我们的儿科泌尿和肾脏的转诊中心,治疗大量有下尿路症状的儿童,神经调节被用作18例严重耐药患儿的最后治疗选择。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有利于该治疗获得良好结局的患者特征,改善儿童未来SNM治疗的结果。
1996年至2011年期间,接受骶神经调节治疗的的3名男孩和15名女孩,平均年龄为15岁(范围9-17岁),构成了本回顾性研究的人群。根据患者情况选择SNM疗法。所有患儿术前均进行了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神经调节适应症为OAB、DES、Fowler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膀胱。此研究是在机构审查委员会(BE670201110913)批准并获得患者和父母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的。
共有13例非神经源性症状患儿完成了一项内部方案,包括门诊泌尿治疗/药物治疗,随后由儿科泌尿医生进行为期2周的住院培训,并由儿童心理学家提供筛选和支持。在方案结束时,24%的患儿症状持续存在。这些患儿中只有一部分有资格接受SNM。
泌尿治疗包括多种联合或附加治疗的治疗方式,包括膀胱认知训练、增加膀胱容量的练习、日间定时排尿、生物反馈训练、经皮神经刺激和针对个体患者的特定需求定制的经皮神经刺激。在膀胱容量低或尿急的患者中,当怀疑OAB时,添加抗胆碱能药物。其中10例患者接受了索利那新或度洛西汀的超适应症应用治疗,2例患者接受了肉毒毒素A膀胱内注射。如果怀疑Fowler综合征,则进行定性针极肌电图检查以确认诊断。
通过在骶3(S3)孔中经皮放置PNE电极或倒刺电极进行测试阶段。PNE电极直接连接到外部刺激器;倒刺电极通过中间连接电缆连接外部刺激器,该中间连接电缆通过皮下隧道穿至对侧,以防止倒刺电极感染。如果测试阶段获得良好结果,则在第二阶段可将倒刺电极连接至植入式骶神经刺激脉冲发生器(IPG)(图1)。
IPG置入标准为尿失禁发作减少50%、排尿后残余尿量减少50%、清洁间歇导尿(CIC)必要性减少50%和尿频改善50%。测试后出现阳性应答并植入的比例为83%(15/18例)。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功能泌尿科医生根据Spinelli等人的技术进行,IPG植入臀部。
7名患儿接受了阴部神经刺激(图2)。2例患儿从一开始就成功接受了阴部神经的2阶段植入,1例因为PNE无法实现S3刺激,1例因为骶骨脂肪瘤。翻修时,5例患儿因电极移位(2例)或骶神经调控无效(3例)在翻修手术时转为阴部刺激。
根据尿失禁发作次数,和在24小时尿垫试验中以克/天测量的尿丢失量,来评价日间尿失禁。排尿量记录在排尿日记中,通过超声或CIC患儿导尿时导出的尿量来测量排尿后残余尿量。
结局定义为1)完全缓解,即100%患者满意度和至少1项植入标准的客观改善大于90%;2)部分缓解,即患者满意和至少1项植入标准的客观改善50%-90%;3)失败,即客观改善不足50%或患者不满意。随访时间平均±SD为28.8±43.8个月(中位数11,范围0.5-180)。
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和标准差。
SNM可改善日间尿失禁(减少尿失禁发作次数和尿垫试验中的尿丢失量)、尿急、遗尿、大便失禁和/或CIC需求(图3)。18例患儿中9例(50%)达到完全改善,5例(28%)达到部分改善。在尿失禁患儿中,平均每周尿失禁发作次数从23.2±12.4次改善至1.3±2.63次(Wilcoxon检验,p ≤ 0.05)。
漏尿量平均值±SD从227±139.1gm降至3.1±3.1gm(Wilcoxon检验,p无显著性)。在出现尿急或残余尿量的患儿中,由于患者数量较少,改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需要CIC的患儿中,平均每日导管插入频率从5.2±1.6降至2.0±1.9(Wilcoxon检验,p≤0.05)。
2例患儿出现大便失禁,1例患儿出现遗尿相关主诉,这些症状均通过IPG解决(图3)。在10名患儿中观察到并发症,其中2名患儿感染,6名患儿出现电极移位/失效,2名患儿植入部位疼痛。
8例患儿因并发症接受了再次手术,包括2例感染和6例电极移位/失效。2例患儿因电池耗尽而需要再次手术,这不应被视为并发症,而是成功的迹象(电池长期使用)。在研究结束时,15例患儿中有6例(40%)完全缓解,5例(33%)部分缓解,而4例(27%)因失败而取出IPG。
如前所述,4种不同适应症的患儿接受了骶神经调节治疗,即OAB、DES、Fowler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膀胱。OAB组4例患儿中有3例存在重度尿失禁。这些患儿的每日尿失禁发作次数为4.3±1.53次,每日漏尿量为142±51.6gm。在测试阶段,每日尿失禁发作次数减少至2.4±1.25次,漏尿量减少至4.8±2.84gm。最终IPG植入后,3例患儿中有2例的尿失禁完全缓解,1例患儿的遗尿消退。4例患儿中3例尿急症状减退。在该组中,4例患儿在IPG植入前均发生复发性尿路感染(UTI),IPG植入后无复发。
2例DES组患儿每日排尿频率从8±1次改善至6.2±0.21次。1例患儿的排尿后残余尿量从360ml降至30ml,从而UTI发生率显著下降。在其余患者中,尽管骨盆疼痛和排尿困难症状改善,但排尿后残余尿量减少程度较小。
在7例Fowler综合征患儿中,尿失禁和需要CIC是SNM植入的主要标准。3例尿失禁患儿经SNM治疗后尿失禁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不符合植入标准。3例患儿存在需要每日CIC的尿潴留,其中1例治愈并可完全停用CIC。
在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中,3例患有尿失禁,2例患有遗尿,2例患有大便失禁,4例患有复发性UTI。在所有3例脊髓脊膜膨出(MMC)患儿中,由于结果令人失望而取出IPG。肛门闭锁患儿症状完全缓解,尿失禁发作减少90%以上;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尿急、尿失禁和遗尿减少(见表)。
在高度选择的患有极端耐药性的下尿路疾病的患儿人群中,SNM治疗在50%(18例患儿中的9例)中实现完全缓解和28%(5例)中实现部分缓解。对于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患儿人群,该结局可视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特定适应症中更有选择性地使用SNM可能会增加成功率。
进行亚组分析以检测有利于良好结局的患者特征/适应症。比较膀胱过度活动症、功能障碍消除综合征、Fowler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膀胱的结果。观察到膀胱过度活动症、Fowler综合征和DES有积极结果。DES的结果证实了Humphreys等人的发现,他们观察到16%的尿失禁完全消失,68%的改善。Roth等人的研究显示了较高的成功率,75%的患者尿失禁完全消退。在我们的研究中,MMC作为神经源性膀胱病因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并证实了Guys等人的结果,他们在比较21例MMC患者和对照患者植入IPG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无统计学差异。在Hohenfellner等人的研究中,在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成人中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他们描述了27次测试刺激和11次IPG植入。
不幸的是,在我们的研究中再手术率很高,主要是因为电极移位和感染。移位率较高(6/15例)较为麻烦,可能是儿童与成人相比生长和活动更活跃的结果。应努力改进倒刺电极,使其适用于儿童。
感染率为13%(2/15例患儿),1例患儿的感染可用试验期和2期手术延迟解释。然而,感染患儿的检验间隔没有显著延长(Mann-Whitney检验,p=0.2)。尽管如此,应努力保持间隔尽可能短,以防止感染植入。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人群的异质性和回顾性特征,与前瞻性研究相比,标准化随访较少。因此,基于该回顾性研究的令人鼓舞的结果,计划一项前瞻性研究。
结 论
骶神经调节在儿科人群中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78%完全或部分缓解)和满意的长期结果(73%)。膀胱过度活动症、功能障碍消除综合征和Fowler综合征是有希望的适应症。MMC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可能是一个不太有希望的适应症。阴部神经刺激是一种可行的挽救性解决方案,在无法行骶神经调节或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可能有用。
文献来源:Groen LA, Hoebeke P, Loret N, Van Praet C, Van Laecke E, Ann R, Vande Walle J, Everaert K. Sacral neuromodulation with an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in children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15-year experience. J Urol. 2012 Oct;188(4):1313-7. doi: 10.1016/j.juro.2012.06.039. Epub 2012 Aug 16. PMID: 22902022.
这项有趣的研究增加了评价IPG治疗功能性下尿路疾病的文献。本研究的主要优势以及与其他研究的区别在于作者将下尿路功能障碍进行了分组,使我们能够了解IPG在不同情况下是如何工作的。他们证实IPG可用于膀胱活动不足的患儿,也可用于难治性OAB患儿。此外,他们发现3例MMC患儿的IPG治疗失败。然而,尽管我认为神经源性病例不适合这种治疗,但由于数量较少,无法得出关于IPG在这些神经源性病例中的有效性水平的任何明确结论。不完全性神经疾病患者可能有更好的结局。为了进行持续治疗分析,计算最终结局时还应纳入未通过测试阶段的3例患者。当这些个体被纳入时,成功率下降到61%,这对于这些疑难病例来说仍然是一个良好的结局。
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中报告的一致,约为25%。将来了解器械停用后的复发率将是很有意义的。Roth等人报告的发生率为60%(3/5例,文献中的参考文献3)。最后,我鼓励作者继续他们的研究,我期待着未来更多的患者和更长的随访时间的更新。
Ubirajara Barroso, 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