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医生联盟
当前位置:
 Neuromodulation Doctors Union

2024年2月|SNM研究文献速递
来源: | 作者:神经调控 CXC | 发布时间: 2024-05-10 | 6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文献一



远程程控技术在骶神经调控术体验期的应用探索—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IF:15.3


研究方法:

【背景】

骶神经调控(SNM)在中国应用已有近十年时间,但术后规律、定期的参数调控是保证患者获得并维持稳定疗效的重要手段。SNM远程程控作为我国独立开发的程控技术,可以让患者居家通过智能手机、SNM遥控器和主管医生护士团队进行沟通,调节SNM刺激参数,从而解决患者回到医院面对面程控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本研究旨在临床实践中探究远程程控对SNM Ⅰ期患者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将该技术进行推广,以惠及广大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研究价值。

【方法】

这项前瞻性研究在中国多家临床SNM中心进行。已经植入SNM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根据患者偏好分为两组:远程编程(RP)组和面对面程控(OC)组。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RP的态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以探索RP的可用性。

常规程控:利用常规门诊面对面编程方式对患者刺激参数(幅度、脉宽、频率、运行模式)进行设置。

远程程控:登录远程编程操作系统对患者刺激参数(幅度、脉宽、频率、运行模式)进行设置,利用专门的远程设备通过无线与有线网络连接与医生进行通信和编程调试。该系统包含医生控制端、患者控制端和中央服务器三部分,医生控制端和患者控制端通过两个不同版本的应用程序连接到中央服务器。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结果】

共有来自6个中心的63名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32人属于RP组。在问卷调查结果中,远程编程系统表现出较高的可用性(98%)和意愿(满意率:96.83%)。RP在改善患者ICSI/ICPI评分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ΔICSI/ICPI评分在RP组与OC组的中位数为:−13.50 vs −2,P=0.015)。轻微改善泌尿系统症状,如疼痛(ΔVAS 评分在RP组与OC组的中位数为:−1 vs 0,P=0.164)和尿急(ΔOBASS评分在RP组与OC组的中位数为:−2.5 vs −1,P=0.2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的生活质量(P=0.113)、二期转化率(P=0.926)以及编程参数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图2 患者对远程程控平台的满意度分布

表1 观察期前后某些泌尿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论】

本研究证实远程程控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及应用潜力。通过临床实施和患者反馈,成功率、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均很高,表明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且并不劣于传统面对面程控方式。随着远程编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普及,相信可以为更多的SNM患者提供高效、经济、方便的程控服务。



图片

文献二


骶神经刺激感染后的治疗:范围综述

期刊: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IF:2.0



【背景】

骶神经刺激器(SNS)是一种广泛接受且有效的手术选择,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非梗阻性尿潴留、大便失禁或盆腔疼痛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与所有植入的设备一样,存在手术部位以及植入物感染的相关风险。目前还没有关于治疗此类感染的明确公布数据或指南。本文提出了一项范围界定的综述,旨在分析现有的关于感染SNS的治疗方法的文献。确定当前实践和文献中的空白,并讨论进一步调查和制定感染SNS管理指南的方向。

【方法】

使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条目进行范围综述。检索策略侧重于“骶神经调控”、“感染”、“移除”和“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方法,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进行灰色文献检索。

【结果】

对纳入的30篇文章进行数据提取。文章发表于2006年至2022年间,共有7446名患者的结果,报告了174例感染事件,总感染率为3.7%,感染时间为植入骶神经刺激器后2周-26年。在感染的适应证相关研究中,肠道相关适应证的感染率为5.5%(27/493),非肠道相关适应证的感染率为4.9%,肠道适应证和非肠道适应证之间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在植入方法相关的研究中,一次性植入的感染率为2.0%,分期植入的感染率为3.0%,两种植入方法之间的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感染的病原体中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其它病原体还包括假单胞菌、链球菌沙雷氏菌、棒状杆菌、变形杆菌、酵母菌。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口服/静脉注射抗生素。在24篇研究中共214例患者选择了移除骶神经刺激器,移除后多久可再次植入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有研究提出对侧再植入感染的风险较低。

【结论】

目前,文中没有治疗方案来帮助指导患者是否适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未来有开发新治疗方法的空间,以指导临床医生对感染的SNM术后患者进行最佳治疗。



图片

文献三


PTNS与SNS治疗大便失禁

期刊:Frontiers in Surgery,IF:1.8



【背景】

大便失禁FI)是一种对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常见疾病,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骶神经刺激(SNS)和经皮胫神经刺激(PTNS)是保守治疗无效的FI患者治疗选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神经刺激方式的成功治疗是否可以预测另一种神经刺激方式治疗成功与否

【方法】

对前瞻性研究的神经调控数据库的回顾性审查确定了15名同时接受PTNS和SNS的患者。每种治疗成功的定义是St. Mark’s失禁评分或Manchester健康问卷或每周粪便紧急情况或FI发作次数的改善率>50%。

 图3 纳入患者治疗流程图

【结果】

共12例患者的数据可用于评估,其中有9例患者首先接受PTNS治疗。总体而言,PTNS治疗的成功率为58%,SNS治疗的成功率为83%。在接受PTNS成功治疗的7例患者中,有6例(85.4%)患者选择继续接受SNS治疗;PTNS治疗失败的5例患者中,有4例(80%)患者SNS治疗成功。在PTNS治疗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中,有5例(71%)患者接受了SNS永久植入。

表2  基线期症状严重程度测量

表3 治疗后疗效指标改善


【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PTNS的成功治疗与SNS测试期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这可用PTNS的不同作用机制或潜在的安慰剂效应来解释。如果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联系,PTNS可用于治疗FI症状较轻的患者,对于FI症状严重的患者,SNS可能是患者的最佳选择。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调查大型研究中的相关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信息。



图片

文献四


高位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F:7.2



【背景】

高位盆底功能障碍(HTPFD)是一种盆底神经肌肉疾病,其特征是盆底肌肉不松弛,导致下尿路和排便症状、性功能障碍和骨盆疼痛。尽管80%的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疼痛,但没有统一接受的指导方针来指导这些患者的治疗。本研究基于证据和共识,制定用于治疗高张力盆底功能障碍(HTPFD)的原则。

【方法】

使用德尔菲共识发展方法,包括通过网络平台(Qualtrics XM)对2021年9月至12月期间通过定向邀请招募的HTPFD领域的国家专家进行三轮匿名调查。11位具有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科、微创妇科和盆底物理治疗(PFPT)背景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小组成员被要求对他们对HTPFD治疗的循证陈述进行评分,达成共识的声明被用来生成治疗原则。

【结果】

HTPFD的治疗原则在第三轮会议上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PFPT是HTPFD的一线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对PFPT症状改善满意,可通过家庭锻炼出院。如果PFPT治疗无改善,二线治疗方法包括压痛点注射、阴道肌肉松弛剂和行为认知疗法,二线治疗方法可与PFPT联合使用。A型肉毒素注射为三线治疗方法,骶神经调控(SNM)为四线治疗方法。

共识声明:SNM治疗HTPFD有混合效应,SNM可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痛或膀胱痛的患者,可改善盆腔疼痛、尿急等症状,患者满意度为80%,可将SNM作为HTPFD的四线治疗方法。(赞成率:82%)

图4  HTPFD治疗原则流程图

【结论】

治疗原则建议采用逐步治疗HTPFD的方法,患者可通过连续或联合进行多种治疗,其中PFPT为一线治疗方法。



图片

文献五


引入植入式胫神经刺激器后,OAB患者的三线治疗偏好变化

期刊: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IF:2.0



【背景】

目前推荐的OAB的三线治疗方法包括A型肉毒素注射(BTX-A)、PTNS和SNM,植入式胫神经刺激(ITNS)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可用于治疗OAB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先前建立的非神经源性OAB治疗方法中引入ITNS后,患者对OAB第三线治疗偏好的变化。

【方法】

调查问卷通过平台分发给≥18岁的OAB症状的参与者,提供对当前OAB三线疗法的描述,要求参与者按照偏好对疗法进行排序(A阶段)。随后引入ITNS描述,然后重新按照偏好进行排序(B阶段),计算A阶段和B阶段之间治疗偏好的绝对和相对变化,分析B阶段最终治疗选择和参与者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有485例(女性占62.5%)参与者完成了调查,平均年龄49.1±36.5岁,最常见的OAB症状为急迫性尿失禁(UUI)和尿急(UU),其中有29.2%患者曾接受过OAB药物治疗,8.0%-10.3%曾接受过OAB三线治疗。在A阶段OAB三线治疗方法的排序为:BTX-A(28%)、PTNS(27%)和SNM(13.8%),26.6%参与者不接受三线治疗,4.5%参与者平等选择这三种治疗。在B阶段,BTX-A(27.6%)、ITNS(21.9%)、PTNS(19.2%)、SNM(7.8%),21.9%参与者不接受这些治疗,4.3%参与者选择这4种方式作为第一选择。随着ITNS引入,对BTX-A、SNM和PTNS作为他们的首选三线治疗感兴趣的参与者比例出现了绝对和相对下降。最初对A阶段PTNS感兴趣的参与者在引入ITNS后有最大的绝对变化,7.8%的参与者在B阶段选择ITNS。对A阶段SNM感兴趣的参与者有最大的相对兴趣变化,43.5%的最初对SNM感兴趣的参与者在B阶段选择ITNS。最后,随着ITNS的引入,最初对任何三线治疗不感兴趣的参与者数量下降了4.7%的绝对变化和17.6%的相对变化。与ITNS或不接受治疗相比,同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的参与者更有可能选择当前指南批准的三线治疗方法(p=0.047)。

表4  ITNS引入前后参与者治疗偏好变化

表5  对ITNS感兴趣的患者特征

【结论】

从目前研究来看,ITNS可能会吸引部分患者,与SNM和PTNS疗法之间存在竞争。ITNS的时间投入、成本以及较低的侵入性是ITNS疗法区别于其它疗法的因素,可为患者提供不同类型的神经调控治疗方式,从而吸引特定的OAB患者群体。ITNS最近才引入市场,应用范围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未来需进一步探究ITNS的长期疗效,以阐明与既定的三线疗法相比治疗OAB和UUI的临床疗效。



图片

文献六


Meta分析:与假电刺激相比,PTNS治疗成人FI有效吗?

期刊: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IF:3.3



【背景】

骶神经神经调控(SNM)被认为是治疗大便失禁(FI)的最佳二线治疗方法。然而,SNM涉及高成本并且对手术医生的要求较高。经皮胫骨神经刺激(PTNS)已成为FI的一种替代治疗方但临床结果不一致。本项荟萃分析评估PTNS与假电刺激相比对F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2012年5月12日-2022年5月12日相关的研究。

【结果】

本综述包括四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涉及439名FI成年患者(PTNS组300例,假电刺激组19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1) FI每周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PTNS组每周FI发作次数显著减少(MD:-1.6;95%CI:-2.94,-0.26;p=0.02);

(2) St. Mark’s失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TNS组St Mark失禁评

         分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

       (MD:-2.41;95%CI:-5.1,-0.27;p=0.08;

(3) FI生活质量得分:PTNS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4) FI改善≥50%患者比例:与对照组相比,PTNS组FI改善≥50%患者比例更好(RR:0.73;95%CI:0.57,0.94;p=0.02);

(5) 未发生任何与PTNS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常见的不良事件有针刺部位疼痛、出血,脚踝疼痛或者淤伤。

【结论】

荟萃分析显示,PTNS在减少FI发作方面比假刺激更有效,并且有更高比例的患者报告每周FI发作减少≥50%。



图片

文献七


SNM治疗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和大便失禁的可行性

期刊:Urology,IF:3.3



【背景】

神经系统疾病不仅会导致下尿路功能障碍,还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障碍,比如大便失禁(FI)。SNM是一种微创技术,用于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和肠道功能障碍,经FDA批准的适应证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AB)、非梗阻性尿潴留(NOUR)以及FI。对于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患者而言,虽然SNM尚未批准,因其可能会导致上尿路恶化,所以,SNM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目前虽然SNM治疗NLUTD获得了良好结果,但对患者筛选和治疗成功定义仍缺乏标准。本研究通过比较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群体的结果,优化SNM植入患者标准,从而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回顾了2017-2022年某中心接受SNM治疗的患者病历。根据患者病史将患者分为1组:神经源性组(包括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NLUTD或FI);2组:非神经源性组(无神经源性病因的NLUTD或FI患者)。临床治疗成功标准依据适应证定义:NOUR患者:残余尿量<200ml或导尿量减少≥50%;OAB或FI患者:每天失禁发作次数改善≥50%。主要疗效指标为随访结束时临床治疗成功率,次要疗效指标为SNM一期手术持续时间、转化率,中位随访时间以及SNM移除率。

【结果】

共纳入了67例患者,其中1组16例(23.9%),2组51例(76.1%)。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2.7±13.1、63.35±16.03(p=0.868),两组患者中均是女性患者居多(≥60%)。在适应证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98),最常见的适应证为NOUR(占1组患者的75%,2组患者的56.9%)。1组患者中潜在的神经源性病因有多发性硬化症(MS,25%)、椎间盘疾病(25%)、椎管狭窄(25%)。两组患者在SNM治疗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期手术持续时间、中位随访时间以及SNM移除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移除的原因主要是无效或感染等不良事件。通过分析NOUR患者前后的尿动力学数据发现,最大膀胱容量可作为SNM临床治疗成功的预测指标。

表6  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

图5  两组NOUR患者改善率分布

【结论】

对于符合筛选标准且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患者神经源性下尿路和或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若接受SNM治疗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和或肠功能障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事件,可以使用SNM疗法,其成功率与非神经源性人群相似。



图片

文献八


神经调控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系统综述

期刊:Pain Practice,IF:2.6



【背景】

慢性盆腔痛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患病率为5.7%-26.6%,涉及多个医学亚专业。SNM治疗功能性膀胱疼痛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很少有大规模证据表明其它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盆腔痛。目前来看,神经调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评估了神经调控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

【方法】

本研究对神经调控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包括病例系列、前瞻性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RCT)。神经调控包括周围神经刺激(PNS)、脊髓电刺激(SCS)、胫神经刺激(PTNS)、背根神经节刺激(DRGS)以及骶神经调控(SNM)。

【结果】

本综述共纳入了50项研究,其中三项为RCT研究,其余为回顾性或前瞻性病例系列。此部分仅总结了SNM相关研究结果,其它神经调控方式研究请参考原文。

(1) 阴部神经痛:大约4%的慢性疼痛患者会出现阴部神经痛。43例患者接受SNM治疗,VAS评分由术前8.32降至4.88(p<0.001),其中有35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10例患者因感染或硬件故障移除刺激器。未来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评估神经调控治疗阴部神经痛的疗效。

(2)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骨盆疼痛和泌尿系症状(尿频、尿急)为主的疾病。一项病例系列研究显示,SNS治疗后,患者的泌尿系症状和疼痛指数明显改善;

(3) 胃肠道疼痛:包括直肠痛、慢性肛门痛、肛提肌综合征以及尾骨痛,还可伴有盆腔痛及泌尿系症状。文献数据显示,SNM一期测试后的转化率可达44.4%;

(4) 慢性非特异性盆腔疼痛:三项研究报告了SNM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结果显示,VAS评分显著降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具有最佳效果。

(5) 骨盆区域的神经支配是多种多样的,可从T12至S5,支配骨盆及相关脊柱节段的主要神经如下。

表7  支配骨盆和相关脊柱节段的主要神经分布


【结论】

神经调控是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综合征的一种新兴疗法。周围神经刺激相关的临床研究最少;胫神经刺激可能具有短期疗效,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探索;尽管刺激参数存在差异,但SNM在改善泌尿系症状方面的疗效是确切的,而且还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背根神经节刺激以及脊髓电刺激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已取得有意义的结果,但需要对患者群体的异质性以及最佳刺激位置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ing J, Meng L, Zhang Y, Wang X, Zhu W, Wang Q, Lu L, Song W, Zhang Y, Li Y, Ning J, Wang H. Remote programming in stage I sacral neuromodulatio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feasibility study. Int J Surg. 2024 Feb 7.

[2] Wynn J, Kelsey E, McLeod K. Treatment of the infected sacral nerve stimulator: A scoping review. Neurourol Urodyn. 2024 Feb 6.

[3] O'Connor A, Reynolds E, Molyneux C, Vasant DH, Sharma A, Faulkner G, McLaughlin J, Kiff E, Telford K. 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 versus 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aecal incontinence. Front Surg. 2024 Jan 31;11:1303119.

[4]Torosis M, Carey E, Christensen K, Kaufman MR, Kenton K, Kotarinos R, Lai HH, Lee U, Lowder JL, Meister M, Spitznagle T, Wright K, Ackerman AL. A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High-Ton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Obstet Gynecol. 2024 Feb 22.

[5]Kapur A, Aalami Harandi A, Hartman-Kenzler J, Kim J. Shifts in patient preference of third-line overactive bladder therapy after introduction of the implantable tibial nerve stimulator. Neurourol Urodyn. 2024 Feb 23.

[6]Luo C, Wei D, Pang K, Mei L, Chen Y, Niu X. Is 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 (PTNS) effective for fecal incontinence (FI) in adults compared with sham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 meta-analysis. Tech Coloproctol. 2024 Feb 24;28(1):37.

[7]Omri SG, Amos N, Michael V. Feasibility of Sacral Neuromod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Neurolog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and Fecal Incontinence. Urology. 2024 Feb 26:S0090-4295(24)00125-0.

[8]Gish B, Langford B, Sobey C, Singh C, Abdullah N, Walker J, Gray H, Hagedorn J, Ghosh P, Patel K, Deer T. Neuromodul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Pain Pract. 2024 Feb;24(2):32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