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医生联盟
当前位置:
 Neuromodulation Doctors Union

政策法规
文献分享|骶神经调控术变频刺激模式治疗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 作者:余鱼 | 发布时间: 2022-11-23 | 453 次浏览 | 分享到:


骶神经调控
SACRAL NEUROMODULATION

骶神经调控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是利用介入手段将低频电脉冲连续施加于特定骶神经,以此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调节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并调节膀胱、尿道/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等骶神经支配靶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神经调节技术。



    SNM是治疗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重要手段,但也存在长期疗效反复或疗效减退的问题。骶神经刺激参数包括触点、幅度、频率、脉宽等,传统SNM均为恒频电刺激(CFS)。变频电刺激(VFS)是一种新型刺激模式,研究发现,在脑深部电刺激(DBS)应用中, VFS相较于CFS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北京医院孟令峰等人探索性地将VFS应用于SNM,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1  骶神经调控术两种刺激模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变频刺激同一个程序组中,可设置2-5个不同的频点,图中为4个频点(8Hz10Hz14Hz21Hz),每个频点刺激时间为10sT为变频刺激所有频点的刺激周期。


研究结果  

    研究共6例患者,其中3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2例间质性膀胱炎(IC)、1例神经源性膀胱(NB)。CFS治疗时间平均20.6个月。

    研究发现,6例中的4例症状和评分相较于CFS模式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向变化或呈改善趋势,其中以日均排尿次数、OAB-Q评分为著;但对于IC患者,VFS模式下排尿次数增加较明显,而VAS评分无明显增加,甚至呈改善趋势。且研究随访时2例IC患者均表示相较于排尿次数,更关心疼痛的缓解程度,故对VFS模式均持积极态度,并有较强烈意愿配合尝试更多变频参数,以获得满意疗效。本研究中患者疗效明显提升出现于更换为VFS模式治疗6周后。

    6例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25.03.7-51.0)个月,未发现电极移位/断裂、感染、电磁干扰等手术、程控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研究提示,对于OAB和神经源性膀胱伴有严重OAB症状的患者,VFS-SNM可以是首选治疗模式;对于长期接受相对低频刺激治疗的患者,在选择变频刺激时,可从两种频率开始逐步增加,避免患者因突然增加刺激参数导致症状的大幅波动。


研究结论  

    VFS-SNMOAB和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改善程度不劣于CFS-SNM。对于IC患者,可在获得满意疼痛管理的前提下尝试多组变频参数。VFS这种新模式可能提供了一种可以优化SNM编程从而改善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结局的治疗方法。

引用文献:孟令峰,王庆伟,文建国,朱文,王焱,张艳,王淼,刘晓东,张威,王建业,张耀光.骶神经调控术变频刺激模式治疗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1,42(06):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