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经济腾飞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1.14亿,居世界首位。据2022年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统计数据,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给患者身心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为唤起公众对疾病的广泛关注,1991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将每年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也称“联合国糖尿病日”。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为“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呼吁公众加强对糖尿病,特别是并发症的治疗及认识。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达34%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出现足溃疡,而约2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会截肢。因此,提高糖尿病足认识,早发现、早干预尤为必要。值此世界糖尿病日,我们将带您一起了解糖尿病足,关注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 DIABETIC FOOT 糖尿病足(DF)最新定义为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出现与下肢神经病变和(或)外周动脉病变相关的足踝部以远组织感染、溃疡或破坏。基于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基数,全球糖尿病足溃疡(DFU)患病率为6.3%,我国糖尿病患者1年内新发溃疡发生率为8.1%,愈合的DFU患者1年内再发溃疡发生率为31.6%。糖尿病足的主要不良结局是截肢和死亡,疾病预后差,甚至比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除肺癌、胰腺癌等)。大约2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会接受不同程度的下肢截肢,足溃疡患者5年死亡率为30%,足上截肢者死亡率超70%。除外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糖尿病足治疗费用高昂,据统计,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直接费用估计为每年90亿至130亿美元,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DFU形成机制见上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下肢动脉病变(LEAD)和足底压力异常是DFU的主要风险因素。 糖尿病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共同作用于DFU的发生发展。感觉神经病变导致保护性感觉丧失;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足畸形和生物力学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皮肤粘弹性变化,如皮肤干燥。45%-60%的DFU由神经病变导致。 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狭窄导致下肢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和营养成分供给不足,早期出现肢体末梢发凉、疼痛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下肢缺血可导致溃疡、肢体坏疽。与DPN导致的DFU相比,LEAD导致的DFU复发率高,截肢率翻倍。 此外,足底压力异常也会增加DFU发生风险。长时间足底压力过高,导致足底局部缺血和组织分解,产生炎症,进而形成DFU,相关性高达70-90%。 男性、糖尿病长病程、吸烟、视力障碍、并发症与合并症多的患者需要重点关注足部情况。 DPN、周围动脉病变、足部畸形、足溃疡病史及截肢史患者需要密切随访、早期干预。 筛查应包括足部体检、DPN筛查、LEAD筛查、代谢及并发症情况评估等全方面检查。 充分的健康宣教,包括DF预防和护理办法等。 良好的血糖控制。 戒烟。 适度规律运动。 局部预防,降低足底压力,包括更换合适的鞋袜、定期修剪胼胝和嵌甲、矫正足畸形等。 合并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需联合降压、调脂及应用阿司匹林等综合管理。 代谢控制是DF治疗的基础,包括生活方式改善、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营养神经、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等。 DPN的治疗:对因治疗包括代谢控制、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抑制醛糖还原酶和神经修复等;对症治疗主要是改善疼痛症状,药物包括三环类、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弱阿片类等。 LEAD的治疗:轻至中度的LEAD患者,内科扩血管治疗可延缓病变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严重肢体缺血,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转血管外科行血管重建治疗。 清创和创面修复是DFU促进溃疡愈合的对症治疗。 截肢:无论是DPN还是LEAD导致的DF,伴或不伴感染,足趾出现坏疽或小腿、足部已出现严重感染者,为防止感染扩散危及生命,截肢是唯一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在各个功能疾病领域大放异彩,不断有专家学者积极探索现有技术的拓适应症应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作为现代神经调控技术中临床应用最悠久的技术,也在疼痛的基础上拓展应用于治疗慢性意识障碍、严重下肢缺血、截瘫运动障碍等疾病。糖尿病足也是SCS近年来应用研究的热点。 基于对糖尿病足的两大危险因素——DPN和LEAD的有效治疗,SCS被尝试应用于治疗DF,并取得了一定疗效。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鲍民教授团队首次报告了3例SCS治疗的难治性糖足(合并LEAD),术后患者症状均持续改善(包括皮肤升高,疼痛和水肿缓解等)[3]。此后,鲍民教授团队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涛教授团队发表的多项回顾性研究,也证实脊髓电刺激具有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提升皮温,改善下肢的微循环和血供,促进足部创伤的愈合的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严重并发症少见[4-5]。 2023年鲍民教授团队最新发表的研究中,将SCS与传统血管内血运重建治疗DFU患者进行对比,发现DFU患者术后6个月,SCS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改善下肢皮温、增加下肢血流量和改善神经传导等方面优于血管内血运重建术。[6,SCS vs. End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 目前来看,SCS是一种极具前景的DF和DFU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药物难治性DF可以尝试应用SCS治疗。 [1] Armstrong DG, Tan TW, Boulton AJM, Bus SA. Diabetic Foot Ulcers: A Review. JAMA. 2023;330(1):62-75.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2):92-108. [3] Gao JB, Bao M. Case report of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using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Brain Stimul. 2019;12(3):792-793. [4] 刘妍,王秋石,万成福,等. 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43):3559-3563. [5] 樊梦,鲍民,周蓬勃,等. 外科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51(3):271-275. [6] Xu X, Fu Y, Bao M.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fficacy of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and of End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Neuromodulation. 2023 Oct;26(7):1424-1432.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平台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